今天乘车时,几个读初中的少男少女为快迟到而喧闹了整个车厢。他们的言语,让我那段丢失在风中的往事又历历在目。
记得那年,我也是这个花样的年纪,也是这样为上学匆匆而来,匆匆而去。他引起我的注意,也是在这样一个喧闹的车厢。那天,我被拥挤的人群挤上了车,才发现父亲并没有上车,我的脸顿时红了。我一紧张就脸红:钱全在父亲身上,售票员正向我走来!我恨不能找个洞钻起来!售票员终于还是来了,她刚要说什么,我身边突然伸出一只抓着两元纸币的手:“我来付。”我抬头一看,那是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:说熟悉,是因为他是我的同班同学,说陌生,是因为我们虽是同班,却从未有过深谈,只是见面互相看一眼而又迅速把目光别开而已。我们不曾深谈而又彼此熟悉还有另一个因素:每隔几周,我们必同时在学校的集会上亮相,只不过我是上台接受表扬,他是上去挨批评,或是因为旷课,或是因为打游戏,或是一些我所不知道的原因。
到学校后,我多想对他说声谢谢,却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机。事情也就慢慢地从我脑中淡去了。直到另一件事的发生。
记得那天,也是像今天这样,天下着小雨,当我一路泥泞从十多里外的家赶到学校是,教室里已传出老师上课的声音。我好害怕,好无助。在我们读书的时候,如果迟到,老师可以处罚学生,至于怎么处罚,可能是冲厕所,可能是围着操场跑20圈,还可能是站在教室后面一上午,那可随老师高兴。对于我这个鲜受批评的人来说,无论是哪一种,都会让我痛不欲生!教室近在咫尺,我的脚却有千斤重,真希望永远也走不进去。这时,身后传来“咚咚咚”的脚步声,我回头一看,居然又是他!他看也不看我一眼,走到教室门口,几乎是用吼的,说了一声:“报告!”教室里顿时没了声音。突然,他双手抚着肚子,“哎哟!哎哟!”地滚到了地上。老师、同学一拥而上,围了上来。此时,我也刚刚走到了同学们的外围。老师把他扶到座位上,他说:“没事,可能是饿的。”又恢复了往日目中无人的样子。老师只好叫大家回到座位,继续上课。而我,就在他制造的这一场混乱中,自然地坐到了座位上,仿佛我一开始就在那一样。
对于他两次帮我,我多想对他说声谢谢。但是在我读书的那时,环境又是多么不允许我们有所接触。当时的我们,男女生之间交流可不像现在这么自由。这声谢谢,就一直藏在了我的心中。